再次琢磨发酵,你让我感到陌生,颠覆我的过往认知
做面包的朋友们应该都深有体会:做面包,是考验耐心的过程,比起面团发酵时长达数小时的等待,手揉出手套膜什么的都是小事一桩。绝大多数的面包都需要经过至少两个阶段的发酵(一发和二发),美味的魔法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发生,给予面包独特的味道和质地。想要对面包进一步了解,就绕不开发酵。
近日琢磨起分段发酵的问题,产生了对二次发酵一些有趣的新理解,当然少不了与大家分享,也希望能够激发起更多有趣的想法。
图源:sourdoughbrandon
01
如何划分两次发酵
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,无非是时间先后顺序的区别。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,情况就复杂起来了:有时候配方用到预发酵面种(波兰种,中种等),有时候在发酵过程中会进行多次折叠,有时候还会碰到隔夜冷藏。如此一来,一次发酵二次发酵的说法似乎模糊起来了。
因此,比起一次发酵/二次发酵这种叫法,我更喜欢用一次发酵/最终发酵来理解。
*最终发酵可以直接从字面上理解,即进烤箱前的那一次发酵。
*至于一次发酵(有时候也叫初次发酵或者基础发酵),我更喜欢用它的英文bulk fermentation来解释,bulk有大批、大量的意思。因此我们可以把面团揉面结束后,直到分割前,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发酵,都称作“一(初)次发酵”。
图源:pantrymama
为了解释得更清楚,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两个例子:
一、运用波兰种(包括了波兰种制作&发酵)+冷藏发酵:
先制作波兰种,待其发酵。波兰种发酵完成后,将它和剩余材料混合制成面团,室温进行一个小时的发酵后,移入冰箱,冷藏发酵一夜。第二天取出面团,回温、分割、整形,再进行发酵。
二、运用冷藏中种:
先混合中种面团的材料,室温发酵一小时后,放进冰箱冷藏发酵一夜。第二天将中种和主面团材料揉合成面团,室温进行发酵,之后进行分割、整形,最终发酵。
以我在上文提到对bulk fermentation理解,在第一个例子中,一(初)次发酵的过程是混合波兰种+其余材料混合后的室温一小时+隔夜冷藏这两个阶段。第二个例子中,一(初)次发酵包含制作中种+中种混合主面团其余材料后+分割之前的室温发酵这个阶段。
虽然听起来有点啰嗦,但是在弄清楚如何划分两个阶段的发酵后,我们就能更好理解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。
02
为什么要分次进行发酵?
这是我在初次学习制作发酵面团时最大的不解,如果我们需要的是发酵产生的气孔,为什么要花时间进行初次发酵,又破坏气孔、进行排气呢?
后来了解到,发酵不仅是让面团膨胀,也是积累发酵风味的过程。以吐司为例,在最终发酵前,或许需要经历预发酵面团,分段初次发酵(例如,发酵-反面排气-发酵),积累风味,再分割整形,通过最终发酵,依靠酵母不断产生的气体,使面团膨胀到期望的体积。这个原理可以运用到很多面团中,以至于我总结出了以下结论:
初次发酵的目的是发展风味,最终发酵是为了达到体积(组织)。
这个结论决定了我做面包的思路。当我希望强调发酵风味的时候,我会在初次发酵阶段多下功夫,减少酵母,延长时间,运用冷藏发酵等等,这个阶段我不会太在乎面团的体积和内部气孔的状态。回到前面吐司的例子,当一系列初次发酵结束后,我会尽量排空气泡,依靠最终发酵来发展组织。
图源:justonecookbook
在出现问题时,我也会用同样的思路来找原因。味道平淡,是初次发酵没做好,成品组织欠佳,问题肯定在最终发酵——大多时候,这个思路也确实管用,因此我对这个思路深信不疑。
直到某日,在看(我最爱的)烘焙师Claire Saffitz制作酸种面包的视频时,听到她对两次发酵截然不同的解释。在她制作酸面包的过程中,揉合好的面团首先在室温进行3-7小时的初次发酵(在此之间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翻面折叠),接着分割、整形、放入发酵篮,之后面团被移入冰箱,进行隔夜冷藏发酵。
Claire解释说,面团的体积、气孔组织都是在初次发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,而在冰箱中冷藏进行的最终发酵,是为了丰富面包的风味。
这番解释,与我之前信以为真理的理解,恰好相反。于是,我仔细研究了Claire制作酸面包的那支视频,发现......
卖个关子,周四(后天)中午13点,下篇继续分享😋
Mika
远赴英国钻研美食
❤记得点「赞」和「在看」
探讨更多烘焙干货
↘↘↘